close

  □ 本報評論員 付小為
  冒著嚴寒與工作人員共同清理積雪、在工作、生活現場與大伙一起吃飯,乘坐交通工具與來往民眾懇切交談……各級領導的這些親民行為越來越不讓人陌生。日前,有媒體對官員“親民秀”作了統計,結果顯示,十八大後官員更註重自身形象塑造,“親民秀”年均次數29,是十七大年均9.4次的3倍。
  在不同場合“偶遇”官員,已經慢慢成為生活中的小插曲。總的來說,人們正在逐漸習慣這種變化。在很多人看來,親民是對民意的重視,它至少具有進步意義。不過,也有一種“挑剔”的聲音,直接指出親民行為實質上形式大於內容。
  “親民秀”的提法本身,其實就帶有幾分質疑。從歸納親民行為的類型,到分析新聞報道的敘述方式,結合特定時期的政治背景,親民行為被放在了一個政治正確且政治必要的氛圍下。如果再“配上”幾個不夠自然、露了餡的“情節”,一下子把“潛在”的作秀之虞坐實。久而久之,對親民之舉的挖苦、嘲笑也多了起來。
  硬要揪住細節不放,眼下的“親民秀”實在槽點多多。首先,與親民行為太不自然。這不僅是說模式趨同、對白相近,更多時候,它是與官員日常生活存在太大反差而形成的突兀錯愕。然而,從另一方面來看,儘管確實很難完全剔除“親民秀”中的“作秀”因素,但客觀而言,官員們也處於兩難。“維持”原有的距離和姿態,是居高臨下、脫離群眾;走向一般生活場景,又成了愛出風頭、善於表演。無論怎麼做,都會有猜測和質疑。不過,必須看到,不管是不是作秀,願意走出來,能夠向民間貼近、靠攏,始終比不走出來、閉目塞聽,甚至以個人對民眾現實生活的想象為基礎地做規劃、拿決策好。進一步說,親民、走出來,是需要肯定的方向。
  要正視發生在官員群體身上的變化,那些看上去不自然的部分並不是完全不可接受。事實上,站在形象改變的層面,官員自身存在再次定位、不習慣到適應的過程,相應地,這個過程需要得到民眾方面的理解和適應。在相互適應的過程中,這些“展示”於外在的親民行為,會慢慢褪去誇張、扭捏的一面,隨著行為的常態化,逐漸內化為政治理念而存在,一步步走向人們所希望的,政治理念與政治行為的一致。  (原標題:“親民秀”是改變政治形象的一個階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fcxlaxspfx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